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坐在屏幕前看《声鸣远扬2025声超开放日》的直播,总觉得这档综艺有种特别的魔力——它不只是一场歌唱比赛,更像一次青春与音乐的集体狂欢。作为一档联合八大平台同步直播的S+级综艺,它的热度从开播就居高不下,首期北京卫视赛区预选赛上线时便登顶微博热播榜,而“声超开放日”每周六准时开启的4K超高清直播,更是让观众仿佛置身舞台中央,连歌手呼吸间的颤动都清晰可感。
最打动人的是选手们那种“青春敢唱”的姿态。无论是贴着萨顶顶演唱《左手指月》的张璐涵,还是用法语歌让评委眼前一亮的危晋宇,每个人都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记得双胞胎姐姐被淘汰时,笑着说“能进一个就知足”,这种真实感反而比晋级更戳心。还有华晨宇听到苗梦初开嗓时忍不住上扬的嘴角,阿云嘎现场帮选手连线王晰指导发声的细节,都让专业评审的点评不再是冷冰冰的打分,而是带着温度的音乐传承。
节目组在叙事上的巧思也值得称道。看似随性的直播流程里,其实埋着不少精心设计的“暗线”。比如蔡国庆与萨顶顶对选手风格的争论,既展现了不同年代音乐人的审美碰撞,又自然带出“音乐不该被标签束缚”的主题;而何炅在直播间和“魔童”导师的互动,则巧妙消解了竞技类综艺常见的紧张感,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音乐的纯粹。当看到33强选手在舞台上用各种方言改编流行歌时,突然明白所谓“声鸣远扬”,不仅是声音的传播,更是文化基因的流动。
当然,那英在总决赛第二场对票数差异的当场质疑,确实让气氛瞬间凝固。但正是这种不完美的真实,反而让观众看到音乐竞技背后复杂的一面。或许就像殷秀梅说的:“好歌声能住进人的心里”,比起机械的分数,能引发共鸣的表演才是这个舞台真正的标尺。
两个多小时的直播结束时,竟有些不舍。这档综艺最妙的地方,在于它既让我们看到年轻音乐人的光芒,也重新点燃了自己心中那份对音乐的热爱。当片尾响起主题曲的旋律,忽然期待起下周六的开放日——不知道又会有哪些声音,能在这个冬天留下温暖的印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