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告别高中的夏天》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青春画卷,将高中毕业生在最后一个暑假中的迷茫与成长娓娓道来。影片以芝加哥为背景,通过多线叙事交织出青少年群体面对成人世界时的复杂心绪——有人追逐梦想,有人权衡现实,有人在友情与爱情间徘徊,也有人试图用理智掩盖内心的悸动。
主演K·J·阿帕饰演的Griffin堪称全片亮点。他顶着脏辫滑板少年的造型,将角色对音乐理想的执着与对未来的忐忑演绎得层次分明:当他在派对上打碟时,眼神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而面对是否放弃哥伦比亚大学选择伯克利音乐学院的抉择时,手指无意识摩挲耳机的小动作又暴露了青春期的犹豫。玛雅·米切尔则赋予Phoebe这个角色独特的韧性,她为筹措学费投身纪录片创作的设定,打破了传统青春片女主依附他人的刻板印象,两人对手戏中那种欲说还休的微妙情愫,比直白的告白更令人心动。
导演威廉·宾德利采用群像叙事手法,让Alec与Erin这对“毕业即分手”的情侣、沉迷于即时止损哲学的配角们共同构建起真实的青春生态场域。影片最动人的不是戏剧化的转折,而是那些充满生活质感的细节:深夜便利店分享的冰激凌、车库里即兴的吉他合奏、短信输入框内反复删改的文字,这些碎片拼凑出年轻人特有的笨拙与真诚。当Griffin最终踏上前往伯克利的航班,镜头掠过他背包上歪斜的校徽徽章,恰似对青春时代最温柔的告别仪式。
尽管部分观众认为群戏结构稍显松散,但正是这种看似随意的叙事节奏,反而精准捕捉到青春期特有的混沌感。那些被诟病为“不像高中生”的演员外形,或许正是主创有意为之的设计——毕竟谁的记忆里没有几个过早褪去稚气的同学呢?配乐中流淌的独立摇滚旋律与城市夏夜的蝉鸣交织,让整部影片弥漫着淡淡的怅惘与希望,就像主角们T恤上逐渐晕开的盐渍,记录着某个永远不会褪色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