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银幕上闪烁的黑白光影里,1937年的《慈母心》如一把钝刀,将母爱的复杂肌理层层剖开。芭芭拉·斯坦威克饰演的斯黛拉,用沾满尘埃的双手捧起女儿劳拉的人生,既像守护珍宝,又似囚禁飞鸟。当她在火车站含泪目送婚车远去,褶皱的婚纱与褪色的礼帽在阳光下形成刺眼对比,这个将自己活成补丁的母亲,用一生缝补着阶级裂痕与情感废墟。
影片前半段铺陈的阶级差异如同暗涌:斯蒂芬离开斯黛拉母女,回到原来的上流社会家庭。多年后,斯黛拉带着劳拉去度假,在酒店里劳拉遇到一位上流社会青年理查德并爱上了他。然而,理查德和朋友们却嘲笑斯黛拉土气的打扮。为了不让理查德知道劳拉和自己的关系,斯黛拉强迫劳拉去找上流社会父亲,并断绝了和女儿的关系。这种近乎自毁的牺牲,被斯坦威克演绎得惊心动魄——她每个眼神都在燃烧自己,却又在灰烬里种出玫瑰。
导演用精妙的镜像构图诉说宿命轮回:少女时代斯黛拉蜷缩在阁楼听雨,二十年后的劳拉却在豪华别墅抚琴;母亲在酒吧打工时哼唱的小调,最终变成女儿婚礼上的钢琴协奏曲。这些蒙太奇碎片拼凑出令人心碎的真相:母亲们总在用不同的方式重复同样的爱之枷锁。当结尾镜头定格在教堂外那个佝偻背影,飘落的头纱恰似时光撒落的纸钱,为这场持续两小时的情感献祭画下注脚。
这部改编自话剧的作品,在细节铺垫方面做的很好。从始至终,都将一个女人的失败定位于服装品味未免失之偏颇,不过喜剧嘛就不苛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