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大白鲨4:深海杀手》作为该系列第四部作品,在延续经典惊悚元素的同时,也展现出明显的创作疲态。影片以警长布罗迪遗孀艾伦为核心人物,将故事舞台重新搬回充满危机的阿米蒂岛,这种回归既是对IP传统的致敬,却也暴露出创新不足的缺陷。
从角色塑造来看,洛兰·加里饰演的艾伦虽承载着前作情怀,但人物动机更多服务于剧情推进而非内在深度。当她与家人面临巨型鲨鱼威胁时,其决策过程缺乏足够铺垫,使得英雄主义色彩显得单薄。科研团队与家庭成员组成的抗鲨联盟本可深挖人性冲突,却被流水账式的叙事节奏冲淡,沦为功能性工具人集合体。相较之下,前三部中警长马丁、捕鱼手昆特等角色间的化学反应更值得回味——他们代表着不同维度对抗自然的方式,而本片角色间的张力几乎完全让位于视觉奇观的堆砌。
导演约瑟夫·萨金特在1987年的技术条件下,仍试图通过模型特效与实景拍摄结合来营造压迫感。当巨鲨破水而出的瞬间,胶片颗粒与机械装置的粗粝质感反而赋予观众真实可触的恐惧,这种复古美学在当代流媒体播放时竟产生奇妙的时代错位感。不过部分水下镜头因光线处理失衡,导致关键场景的戏剧冲击力大打折扣,暴露出当时电影工业的局限性。
作为海洋惊悚题材的续命之作,《大白鲨4》既未能突破类型框架,也未有效回应时代议题。它像被搁浅的噬人鲨,徒有凶猛外形却失了灵魂深处的震颤。对于追求纯粹感官刺激的观众而言,或许尚能从那些浪花飞溅的捕鲨段落中找到些许慰藉,但若期待看到如第一部般兼具心理纵深与生态哲思的作品,注定要乘兴而来败兴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