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当银幕被名为《我们召唤黑暗》的影片点亮时,观众便踏入了一场以青春为祭品、以黑暗为舞台的惊悚之旅。这部作品并非流于表面的恐怖片,而是以1998年印第安纳州的一起邪教谋杀案为经,以三位女孩奔赴重金属演唱会的公路叙事为纬,编织出一张探讨人性深渊与社会暗流的复杂网络。
亚历克斯·达达里奥饰演的艾莉西斯成为全片最具张力的存在。她将少女的莽撞与神经质演绎得层次分明:加油站那场戏中,面对诡异店员时的瞳孔震颤与强作镇定,到后来目睹邪教仪式时的崩溃嘶吼,每个微表情都像锋利的刀片划开角色伪装。相较之下,瓦莱莉与贝芙莉的角色虽稍显单薄,但她们在密闭空间中的互动——尤其是隧道追逐戏里交替闪现的慌乱与决绝——仍让观众感受到女性友谊在极端环境下的脆弱与坚韧。
导演在叙事结构上的匠心值得玩味。影片前半段以公路片的节奏铺陈悬念:破旧加油站电视机里循环播放的失踪新闻,公路两侧突然出现的血色涂鸦,这些细节如同散落的拼图碎片。当故事推进至摇滚现场后,叙事视角突然转换,原本作为背景的乐队成员被赋予更多刻画,这种断裂感反而强化了邪教渗透的诡谲氛围。可惜的是,结尾处超自然元素的强行介入打破了前期建立的现实基调,使得积攒两小时的心理压迫瞬间泄气,沦为廉价的Jump Scare。
真正令人脊背发凉的,是影片对“黑暗”双重属性的诠释。表面上,邪教徒用重金属音乐为诱饵捕杀青少年;深层里,每个成年人物的言行都在暴露社会系统的溃败——报警电话被敷衍挂断时,警局墙上“服务人民”的标语恰好处在逆光阴影中,这个构图暗示着体制性漠然如何滋养罪恶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