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当腊月二十八的夜幕降临,2025山东春晚以“山河锦绣涌春潮”为主题,在山东卫视及各大平台同步播出。这场晚会不仅是一桌精心烹制的视听“年夜饭”,更是一次对齐鲁大地文化根脉与时代精神的深情礼赞。总导演丁坤年及其团队通过“1+N”的创新舞台设计,将临沂国际博览中心作为主舞台,同时联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海外分会场、临沂大剧院等场景,构建出多维空间的叙事张力。这种突破传统晚会框架的尝试,让每个节目都成为流动的文化画卷——从沂蒙山的壮阔到胶州湾的波涛,观众在虚实交织中触摸到山东的地理肌理与人文温度。
周涛第六次执掌话筒,以“年味召唤官”的身份赋予主持环节独特的仪式感。她的声音如同穿越时光的丝绸,既承载着央视春晚的厚重底蕴,又融入了地方性表达的灵动。张艺兴则化身“文化召唤官”,在《山河韵》首秀中展现国风元素的现代解构:他身着融合金丝珐琅纹样的长袍,舞步踏过由蟠虺纹演化而来的光影路径,将蛇图腾的吉祥寓意转化为青春化的语言。两位艺术家的化学反应,恰似传统与创新的对话,而黄渤客串导游时带着淄博烧烤香气的介绍词,更让整台晚会弥漫着烟火气十足的亲切感。
在主题表达上,晚会巧妙编织三条情感脉络:“好客山东”的热情透过临沂煎饼花的细腻纹理流淌;“好人山东”的崇高凝结于94岁抗美援朝老兵胡明与战友重逢的泪目瞬间;“好品山东”的匠心则在银雀山汉墓竹简的数字化重现中熠熠生辉。奥运冠军陈梦与李越宏的登场,不仅带来竞技体育的热血气息,更通过《我的未来不是梦》的合唱,将个人奋斗升华为群体共鸣。这些片段摒弃说教式的宣讲,而是以具象化的个体故事撬动集体记忆,让家国情怀落地为可感的温度。
视觉设计堪称点睛之笔:绿蓝色调的主视觉系统里,泰山轮廓与沂水波纹抽象为丝带状线条,从四面八方汇聚成山河锦绣的壮丽图景。当龚琳娜的高音穿透云霄,背景中的蒙山梯田与现代物流车队交替闪现,古老文明与当代发展的共生关系跃然眼前。这种美学追求同样体现在歌舞组的编排中——无论是《沂蒙颂》里重新编曲的红色旋律,还是希林娜依·高演绎的电子民谣,都在证明传统文化并非静止的标本,而是可以生长的生命体。
在这方舞台上,卡车司机的身影与网络达人的流量光芒交相辉映,宿管阿姨的日常琐碎被谱写成诗意的歌行。或许真正的成功在于它让观众意识到:所谓乡愁,从来不是沉重的枷锁,而是推动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