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当大年初一的夜幕缓缓降临,江苏卫视的荧屏准时亮起,《幸福合家欢·2025江苏卫视ai荔枝春节联欢晚会》以熟悉的“幸福合家欢”主题叩响新春门扉。这场被观众称为“苏式团年饭”的晚会,没有辜负期待——它既延续了传统春晚的温情底色,又在技术与艺术的碰撞中翻出新意,像一锅慢炖的老汤里添了把鲜辣椒,热气腾腾里既有旧年的醇厚,又冒着新年的活泛劲儿。
开场便见巧思。裸眼3D技术将蛇年图腾化为流动的光带,在舞台上方织成巨大的“巳”字,既呼应了“乙巳有意思”的主题词,又让传统文化符号有了现代表达。非遗元素的融入更显匠心:剪纸艺人的镂空剪影与虚拟舞台场景重叠,皮影戏的光影在歌舞节目中若隐若现,这些细节不是生硬的堆砌,而是像盐溶于水般自然渗透,让观众在不经意间触摸到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的文化肌理。
主持群的表现堪称定海神针。李好的沉稳控场与张纯烨的灵动接话形成奇妙化学反应,郭晓敏即兴抖出的方言包袱逗得全场前仰后合,几位主持人串场时的自然互动,比刻意设计的段子更暖人心。语言类节目最是惊喜,老搭档们的小品没有停留在网络梗的堆砌,而是从家庭代际沟通的小事切入,一句“手机里的团圆不如身边的热乎气儿”让不少观众红了眼眶,这种扎根生活的幽默才最有力量。
整台晚会的结构如苏州园林般移步换景。歌舞节目不贪求大场面,反而用细腻编排打动人:民歌歌手与AI虚拟形象的对唱,让吴侬软语与数字声波共振;年轻偶像的国风舞蹈在全息投影中舒展,汉服的广袖与数据流的光泽交织,美得让人屏息。杂技节目则玩起了“危险与诗意”的平衡,演员在空中翻转时,脚下同步投射出锦鲤游动的光影,每一次惊险动作都落进观众的惊叹与掌声里。
最动人的是贯穿始终的“陪伴感”。当零点钟声敲响,镜头扫过台下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刚下班赶来的医护人员、留在异乡过年的年轻人,不同面孔上绽放的笑容汇成星河。此刻才明白,所谓“幸福合家欢”,从来不止于舞台上的热闹,更是屏幕内外千万个你我共同编织的温暖记忆。这台晚会像一条坚韧的纽带,用艺术的温度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也提醒着我们:无论技术如何迭代,团聚的意义永远是“在一起”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