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在2017年北京站的烧饼相声专场中,这位德云社弟子用他特有的“炸裂式”表演风格,将传统相声的程式框架搅动得活色生香。整场演出像一锅沸腾的麻辣火锅,食材地道却烹制手法大胆,观众在传统段子的肌理间品尝到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烧饼与搭档曹鹤阳的配合堪称动静相宜的典范。前者如同窜天猴般满台飞奔时,后者总能用四平八稳的捧哏织就一张安全网。在《第三仙》的包袱设计里,两人将仙侠剧桥段与市井俚语混搭,当烧饼突然用夸张的肢体动作模拟御剑飞行时,曹鹤阳那句“您这是御剑还是擦地”的现挂,瞬间点燃了全场笑点。这种表演节奏的精准把控,让观众在应接不暇的爆笑中感受到传统相声的现代心跳。
相较于常规专场,这场演出最妙处在于对叙事结构的突破。尚九熙与郭霄汉的《学外语》巧妙嫁接跨文化碰撞,而《封神榜》里烧饼一人分饰多角的戏码,更是将评书技法融入相声叙事。尤其当他在《超能勇士》中模仿动画角色变形时,夸张的肢体语言竟让传统相声的“说学逗唱”焕发出卡通化的新鲜感。这种打破次元壁的尝试,恰似给百年相声注入了气泡水般的活力。
主题表达上,烧饼巧妙地游走在雅俗边界。既有《杂学唱》里对传统曲艺的致敬,又不乏《学哑语》中用肢体喜剧解构严肃话题的锐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返场环节,当他以“猛男扮少女”的魔性舞蹈向师父郭德纲致敬时,看似无厘头的表象下藏着对师承关系的温情告白。这种将敬意埋藏在嬉闹中的处理,恰恰体现了新生代相声演员的独特智慧。
整场演出就像烧饼标志性的卷发造型——看似恣意张扬,实则每道弧度都经过精心设计。当传统段子被赋予脱口秀式的节奏密度,当身段表演融合漫才式的夸张演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成功的个人专场,更是一个年轻相声人对艺术形态的勇敢探索。那些在空中飞舞的现挂包袱,最终都稳稳落在了观众席此起彼伏的笑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