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上新了·故宫第三季》延续了前两季“文化+文创”的核心脉络,以更轻盈的叙事姿态将故宫的厚重历史与当代审美巧妙融合。节目通过“寻找色彩美学”这一充满诗意的主题切入,让观众跟随新品开发员的脚步穿梭于红墙黄瓦之间,在养心殿宝匣的彩绘纹样、正脊神兽的釉色搭配中,重新发现传统工艺的匠心巧思。这种以具体物件为锚点展开历史的手法,既避免了宏大叙事的疏离感,又让文物细节成为观众情感共鸣的入口。
邓伦、聂远等嘉宾的表现可圈可点。他们褪去明星光环,以“探索者”身份自然融入场景,在专家指导下触摸建筑构件时的专注神情,围坐讨论设计灵感时的思维碰撞,都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真诚敬意。尤其是收官期围绕锦囊概念展开的设计辩论,嘉宾们从农耕文明符号谈到现代家庭伦理,将文创产品升华为文化哲学的具象表达。而画外音旁白与现场对话的交织,则构建出多维度的知识传递网络,既有学者型解读的深度,又保留了综艺应有的轻松节奏。
叙事结构上,本季采用“主题任务制”,每期围绕特定颜色或工艺设置挑战,如用矿物颜料复原琉璃螭吻的渐变效果,或是从《韩熙载夜宴图》中提取服饰配色。这种游戏化设定看似简化了历史复杂度,实则通过目标导向增强了代入感。当镜头特写工匠调配青金石颜料的双手,或是航拍雪后太和殿广场的金色琉璃瓦海,视觉语言与学术考据达成了奇妙平衡——既满足了大众对皇家气象的审美想象,又在专家访谈中埋下严谨的文化注脚。
最动人的是节目始终贯穿的人文温度。无论是修复师讲述古建彩画传承困境时的哽咽,还是设计师将团花纹样转化为坚果礼盒包装时的巧思,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核心命题:传统文化不应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可以生长转化的生命体。当最终成品在灯光下展现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交融之美时,那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或许正是文化传承最鲜活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