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影片《人与人》以19世纪英国科学家在非洲的探险与研究为背景,通过一场关于人类起源的学术争议,深刻探讨了人性、身份认同与文明冲突的复杂交织。导演雷吉斯·瓦格涅以冷静克制的镜头语言,将科学探索的理性与殖民时代的野蛮并置,让观众在荒诞与悲怆的缝隙中窥见人性的真实面貌。
约瑟夫·费因斯饰演的科学家带着维多利亚时代学者特有的偏执与傲慢,他对于“进化断层类群”的执着认定,折射出西方中心主义对知识的垄断。而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饰演的人类学家杰米则成为打破这种桎梏的关键人物,她在学术会议上为非洲研究对象争取尊严时,手指无意识摩挲笔记本的细节,将理想主义者的脆弱与坚定刻画得入木三分。当银幕上出现被铁笼囚禁的猿猴与实验室里瑟缩的非洲人交替闪现的镜头时,那种刻意营造的镜像关系令人窒息——所谓人类文明的进步,不过是用更精致的枷锁替代原始的暴力。影片后半段科学家们围坐在燃烧非洲典籍的壁炉前争论的场景极具象征意味,跳跃的火光映照着他们自诩文明的脸庞,而窗外滂沱大雨中模糊的人影,正无声叩击着殖民叙事的合法性。
真正触动人心的是那些未被言说的沉默时刻:非洲向导在船舷边欲言又止的神情,女仆擦拭贵族银器时突然收紧的指节,甚至杰米斗篷上沾染的泥渍都在诉说权力结构的压迫性。当片尾字幕升起时,观众才惊觉自己早已陷入导演布置的认知迷宫——我们究竟在凝视他者,还是在照见自己灵魂深处未被驯化的野性?这种观影过程中的自我诘问,或许就是《人与人》留给当代最珍贵的思想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