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电影《为了那一天》以云南彝族地区的一个传统山村为背景,通过驻村书记程万里的视角,展现了脱贫攻坚战中基层干部的坚持与村民思想的蜕变。影片没有刻意渲染宏大叙事,而是从闲散青年无所事事、孩子因守旧观念失去上学机会等细节切入,让脱贫之路的艰辛与复杂变得触手可及。
导演查礼采用了双线交织的叙事结构:一条是程书记如何用现代理念打破村民“等靠要”的思维定式;另一条则是老一辈坚守者与年轻一代的价值观碰撞。两条线索在山火灾害与集体经济转型处交汇,当程万里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业时,镜头里泥土与汗水交织的画面,比任何说教都更具说服力。这种渐进式的冲突铺陈,让观众逐渐理解改变贫困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唤醒内生动力。
演员陈悦饰演的村医角色尤为亮眼,她将新时代女性的坚韧与细腻融入每一个动作——深夜背药箱出诊时踉跄的脚步,面对质疑时微微颤抖却坚定的眼神,这些细节堆叠出扶贫工作者的真实困境。而汪国辉扮演的程书记总带着笔记本记录村民需求的习惯,让角色摆脱了脸谱化的英雄形象,更像是一个在理想与现实间周旋的普通人。
影片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对“传承”主题的诠释。当程万里找到曾放弃学业的孩子,鼓励他重新拿起书本时,镜头扫过祖辈们布满皱纹的脸,新旧观念的和解在无声中完成。这种跨越代际的精神接力,既体现在修路引水的具体行动中,也藏在村民逐渐舒展的眉宇间。正如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吉狄马加所言,这部电影提供了独特的艺术实践,它让我们看到希望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无数双手共同托举的结果。
片尾,曾经死气沉沉的山村焕发生机,但导演并未停留在胜利的欢呼中。最后一个长镜头里,程万里独自站在新建的文化广场眺望远方,他的背影与群山融为一体。这个留白处理恰如其分地提醒我们:脱贫只是新生活的起点,而改变永远在路上。走出影院后,那些沾满泥土的足迹仍久久萦绕在心头,让人不禁思考个人选择与时代洪流之间微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