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行疆

行疆

影片信息

  • 片名:行疆
  • 状态:更新至6集
  • 主演:况露/
  • 导演:况露/
  • 年份:2015
  • 地区:中国大陆
  • 类型:纪录/
  • 时长:内详
  • 上映:未知
  • 语言:汉语普通话
  • 更新:2025-08-26 05:26
  • 简介:2014年6月大学毕业季,况露骑着一辆单车,带着一套帐篷炊具,揣着5000块钱路费,还有一台卡片相机,从武汉出发,踏上了单人单车骑行中国的毕业旅行。100多天的风餐野营,10000多公里的车辙印迹。在雪山沙漠玩荒野求生,在牧民农家品边疆风情。从酷暑走到寒冬,辗转大半个中国。与上百位陌生人对话交流。边骑边拍自导自演,又跨时两年后期剪辑。凭一己之力完成了这部大型旅行纪录片——行疆!此次旅程经行鄂、陕、甘、青、新、藏、滇……涵盖长江平原、三峡、神农架、野人谷、秦岭、渭河平原、黄土高原、青海湖、祁连山、丝绸之路、大漠线、连霍高速、北疆喀纳斯、霍尔果斯口岸、天山独库公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南疆和田、帕米尔高原、新藏线、阿克赛钦盆地、阿里神山圣湖、珠峰大本营、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中游、丙察察线、西南横断山脉、怒江峡谷、藏北高原、羌塘保护区……主线是从以长江平原为起点的地势第三阶梯到青藏高原为终点的地势第一阶梯,中间有少数穿插。前后骑行里程超过一万公里,武汉到拉萨耗时134天(2014年7月-11月),山南+丙察察线耗时近30天(2015年7月-8月),藏北羌塘路线21天(2015年10月-11月)。《行疆》纪录片前期跨时1年拍摄完成,后来又历时两年后期制作,前三部总共剪辑产出64集成片。
  • 关注公众号观影不迷路

  •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立即播放 豆瓣资源

选择来源

  • 豆瓣资源
10.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498次评分
10.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498次评分
给影片打分《行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我也要给影片打分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播放列表

 当前资源来源豆瓣资源 -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
 倒序

剧情简介

2014年6月大学毕业季,况露骑着一辆单车,带着一套帐篷炊具,揣着5000块钱路费,还有一台卡片相机,从武汉出发,踏上了单人单车骑行中国的毕业旅行。100多天的风餐野营,10000多公里的车辙印迹。在雪山沙漠玩荒野求生,在牧民农家品边疆风情。从酷暑走到寒冬,辗转大半个中国。与上百位陌生人对话交流。边骑边拍自导自演,又跨时两年后期剪辑。凭一己之力完成了这部大型旅行纪录片——行疆!此次旅程经行鄂、陕、甘、青、新、藏、滇……涵盖长江平原、三峡、神农架、野人谷、秦岭、渭河平原、黄土高原、青海湖、祁连山、丝绸之路、大漠线、连霍高速、北疆喀纳斯、霍尔果斯口岸、天山独库公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南疆和田、帕米尔高原、新藏线、阿克赛钦盆地、阿里神山圣湖、珠峰大本营、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中游、丙察察线、西南横断山脉、怒江峡谷、藏北高原、羌塘保护区……主线是从以长江平原为起点的地势第三阶梯到青藏高原为终点的地势第一阶梯,中间有少数穿插。前后骑行里程超过一万公里,武汉到拉萨耗时134天(2014年7月-11月),山南+丙察察线耗时近30天(2015年7月-8月),藏北羌塘路线21天(2015年10月-11月)。《行疆》纪录片前期跨时1年拍摄完成,后来又历时两年后期制作,前三部总共剪辑产出64集成片。

独家影评

当指尖划过屏幕上那些被风沙浸润的镜头,《行疆》像一本摊开的牛皮笔记本,簌簌抖落出中国大地最本真的肌理。这部由大学毕业生况露用单车轮子碾出来的纪录片,没有镀金的航拍器,也没有滤镜加持的朝霞,却用100多个日夜的汗渍与呼吸,在观众心里种下了一片野生的胡杨林。

主人公况露的镜头语言带着粗粝的诚实感。当他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上弓着背蹬车,后颈晒脱皮的皮肤反射着盐霜;当他蹲在藏北羌塘的帐篷里,捧着酥油茶碗的手指因低温泛紫,这些细节比任何旁白都更具说服力。他不是地理杂志的采风记者,更像某个误入史诗的邻家青年,会在珠峰大本营冻得牙齿打颤,也会为丙察察线的塌方路段捏一把汗。这种未加修饰的真实,让影片中百余位陌生人的故事有了沉甸甸的温度——新疆老牧人教他挤牛奶时布满裂痕的手掌,西藏客栈老板娘哼着民谣缝补帐篷顶灯的侧影,云南山路上背着竹篓孩童追逐单车的笑声,都成了丈量这片土地的活态坐标。

叙事结构如同骑行者手中的车把,始终指向两个并行的维度:左手是长江平原的稻浪翻涌到阿里神山经幡飘扬的垂直落差,右手是论文参考书里冰冷的地理三级阶梯化作血肉丰满的生活现场。当况露在青海湖边翻开那本写满批注的《中国国家地理》,观众忽然意识到,这趟行程何尝不是对“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注解?车轮碾过的每寸土地都在纠正教科书式的刻板认知——祁连山的雪水不只滋养戈壁,也浇灌着敦煌壁画上千年的信仰;新藏线上呼啸的狂风不仅塑造雅丹地貌,更吹皱了年轻行者心中对未来的迷茫。

影片最终定格在某个暮色中的垭口,况露的影子被夕阳拉长得像支钢笔,正在书写一封给天地的长信。此刻终于懂得片名深意:所谓行疆,既是地理意义上的疆域拓展,更是精神维度的自我开垦。当片尾曲混着风声渐起,那些曾被都市生活钝化的感官突然苏醒,让人想立刻抓起背包,去触摸某片未曾谋面的土壤。

为你推荐

 换一换

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