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作为一部承载东方神话美学的改编剧,《莽荒纪》在视觉呈现与叙事深度上的失衡,暴露出IP转化过程中的典型困境。剧中盘古开天、夏朝纷争的世界观架构本可挖掘深厚文化底蕴,但实际呈现更像一场套路化的英雄速成记。纪宁从家族遗孤到宇宙主宰的成长线,被压缩得如同快进播放——灭族惨案刚激起观众共情,下一秒已进入黑白学宫修炼模式;尚未理清无间门阴谋的复杂性,主角就突然顿悟成神。这种赶场式叙事让原著粉丝与新观众都陷入困惑:既得不到文学改编的深度,也难获得纯粹爽剧的快感。
选角安排堪称全剧最令人遗憾的失策。刘恺威与王鸥虽贡献了职业生涯中上游的表演,但镜头前强行修饰的疲惫感始终提醒着角色与演员的年龄鸿沟。当镜头试图营造“少年英雄初长成”的热血氛围时,主演眼角的细纹却让这份青春宣言显得格外苍白。更讽刺的是,配角阵容里牛骏峰等青年演员鲜活的表演,反而衬得主线人物塑造愈发单薄——他们演绎的是跌宕命运,而主角团仿佛只是在完成一场精心打扮的cosplay。
制作层面的割裂感同样明显:特效团队倾力打造的莽荒奇观时而惊艳——翼蛇破空而来的压迫感、傀儡兽激战时的机械质感,确实彰显了东方奇幻的独特魅力;但当这些心血之作与敷衍的绿幕布景同框时,廉价感便瞬间吞噬了创作者的野心。那些本该成为经典的场景,最终沦为短视频平台里被快速划过的碎片。
若抛开对原著的执念,这部剧或许能作为消遣时光的爆米花作品。毕竟在快餐式创作盛行的当下,它至少保留了修仙题材最核心的逆袭快感。只是当片尾字幕升起时,人们终究会怀念那个未被充分展开的莽荒世界——那里本应有更多关于宿命、抉择与人性的叩问,而不是又一场被流量数据丈量的英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