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暴力接管》作为2025年备受关注的动作电影,布拉德·皮特的主演阵容与“高强度动作戏”的标签让它自带吸引力。影片以职业保镖的护送任务为切口,将观众拽入一场连环追杀的漩涡,地下车库枪战、城市追车等经典场景密集铺开,试图用纯粹的感官冲击撑起叙事——这种选择既成就了影片的类型特质,也暴露了它在剧情深度上的短板。
皮特的表演是绕不开的亮点。他打破了以往“光鲜巨星”的固有印象,将一个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保镖演得有血有肉:面对突发危机时瞳孔瞬间收缩的警觉,护着目标躲进暗巷时急促的喘息,甚至在绝境中流露出的疲惫与狠劲,都让角色跳出了“动作工具人”的窠臼。但遗憾的是,配角群像却显得单薄,盟友与反派大多停留在功能性定位,缺乏能戳中人心的情感层次,这让不少冲突场面少了应有的张力。
影片最受争议的或许是动作设计的呈现效果。香港动作团队加持下的7分钟长镜头打斗戏,本是被寄予厚望的高光段落,流畅的运镜与拳拳到肉的真实感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可其余部分却因摄影角度的混乱和剪辑节奏的拖沓失了水准,本该紧张刺激的场景变得支离破碎,连追车戏的连贯性都被随意切换的镜头削弱,难免让观众出戏。配乐倒是意外贴合氛围,电子音乐的节奏起伏与打斗的呼吸频率严丝合缝,算是弥补了部分视觉层面的不足。
目前影片85%的好评率背后,藏着观众对“爽片”定义的分歧。有人沉迷于这种无需动脑的硬核对抗,觉得每一场战斗都足够点燃肾上腺素;也有人觉得剧情逻辑的漏洞太过明显,比如反派动机的模糊、关键情节的巧合,都让“生死对决”少了些说服力。它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精准击中了动作类型片受众的爽点,用密集的视听轰炸满足了对“燃”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当下商业片的通病——当动作成为唯一重心,故事的厚重感与人物的立体度便容易被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