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归途列车》以春运为切口,却不止于展现人潮的汹涌。导演范立欣将镜头对准四川农民工张昌华夫妇,用七年时间记录下他们每年春节往返于广州与老家之间的挣扎。当片头出现丈夫在工地挥汗如雨、妻子在制衣厂手指翻飞的画面时,那些被机器声淹没的喘息与被针尖刺破的指尖,已然暗示着这场“迁徙”背后沉甸甸的重量。
影片最令人揪心的并非旅途的艰辛,而是家庭成员间无法弥合的裂痕。张昌华夫妇为供子女读书甘愿忍受分离,可女儿丽琴却在青春期毅然退学,儿子对父母的辛劳浑然不觉。导演没有评判对错,只是冷静呈现:破旧老屋里,母亲对着镜头抹泪诉说思念,隔壁房间的女儿却低头玩手机;除夕夜鞭炮声中,全家人围坐却无话可说。这些沉默的时刻比任何戏剧冲突更具冲击力,让观者仿佛能触摸到时代碾压过个体生活后留下的沟壑。
作为纪录片,该片在叙事上大胆借鉴剧情片结构。导演将春运比作“大规模迁徙”,而主人公的故事恰似跌宕起伏的剧本——从满怀希望外出务工,到遭遇欠薪、工伤,再到与子女的矛盾激化,每个节点都精准击中社会痛点。但不同于虚构作品,所有矛盾都在真实生活中发酵:当张昌华因没挣到钱不敢回家过年,当他在车站攥紧给女儿买的衣服,这些细节裹挟着粗粝的真实感扑面而来,让人无法逃避对现实的审视。
影片结尾,张昌华夫妇依旧挤上开往南方的列车,归途与离乡形成闭环。导演似乎在提醒我们:所谓“归途”,不过是无数个张昌华们用青春铺就的生存之路。当镜头扫过车厢里疲惫睡去的面孔,那些打着呼噜的年轻人或许正在梦中踏上真正的归途——那里没有生计的重压,只有团圆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