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观看《争奇斗艳满园春·河南卫视中国杂技大联欢2023》,如同踏入一场跨越千年的百戏盛宴。这场以“争奇斗艳满园春”为名的杂技晚会,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舞台语言巧妙编织,在周口这片“中国杂技之乡”的土地上,绽放出令人惊叹的艺术之花。
晚会的结构设计颇具匠心,四个篇章如四幅流动的画卷,既有对汉代“百戏”基因的传承,又注入了当代叙事的灵魂。开场《万马奔腾》的鼓点仿佛从历史深处传来,演员们借由蹦床与马术的融合,将草原的辽阔与杂技的险峻熔于一炉;而《鹰之翔》则以空中吊环为媒介,用肢体语言诉说着自由与力量的共生关系。这种“情景化呈现”打破了传统杂技的单一表演模式,每个节目都像一则寓言,让观众在惊险动作之外,触摸到更深层的情感脉络。
武汉杂技团的《扬帆追梦》堪称全场视觉高峰。当演员在高速旋转的机械帆船上完成抛接、翻腾等高难度动作时,舞台背景同步投射出波涛汹涌的海面,光影与人体在空中交织成动态雕塑。此刻的杂技已超越单纯的技术展示,成为对拼搏精神的诗意注解。而冰上杂技与球技表演的结合,则通过晶莹剔透的舞台装置,将力学之美与韵律之雅推向新维度。
最动人的是晚会中流淌的文化自信。蹬伞、走钢丝等古老技艺并未因创新而失却本真,反而在声光电的烘托下焕发新生。例如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获奖作品,既保留了“惊、难、险、奇、美”的传统特质,又借助多媒体技术构建出虚实相生的审美空间。这种“国韵新歌”式的表达,让千年杂技艺术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跃动在当下的文化脉搏。
当终章《百花齐放》的音乐响起,看着台上老中青三代杂技人同台谢幕,恍然领悟到这场联欢的真正主题——它不仅是技巧的竞技场,更是一曲献给民间智慧与时代精神的赞歌。那些在高空纵身一跃的身影,那些在地面稳若磐石的托举,最终都化作屏幕上刷屏的“这就是中国力量”的注脚。这或许就是杂技艺术最独特的魅力:用最直接的身体语言,书写最澎湃的民族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