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少林寺 1976

少林寺 1976

影片信息

  • 片名:少林寺 1976
  • 状态:正片
  • 主演:傅声/戚冠军/狄龙/姜大卫/谷峰/韦弘/王龙威/岳华/王钟/刘永/唐炎灿/郭追/李艺民/顾文宗/施思/山茅/江生/鹿峰/蔡弘/王青/姜南/沈劳/王憾尘/郝履仁/史仲田/叶天行/林辉煌/陆剑明/康凯/
  • 导演:张彻/午马/
  • 年份:1976
  • 地区:中国香港
  • 类型:动作/
  • 时长:内详
  • 上映:未知
  • 语言:汉语普通话
  • 更新:2025-08-25 16:56
  • 简介:清朝初年,朝廷有令民间不得习武,少林寺方丈深知这是清廷视武学发源地的少林寺为肉中刺欲除掉的结果,预感少林寺迟早会遭大劫,决定广收俗家弟子予以栽培,将少林绝学遍布民间,以期造成“野草烧不尽”之势。消息一号,渴望习武的血性男儿纷纷响应,其中以方世玉(傅声)、胡惠干(戚冠军)、洪熙官(韦弘)等人求武之心最诚,终入少林寺大门,与他们一同入寺的,还有胡德帝(姜大卫)、蔡德忠(狄龙)等反清义士。众人虽为大义而来,各人心里却有不同的小九九,并逐渐归入不同派别。而最终成为正义一方的方世玉与胡德帝等人以少林绝学了却了自己的仇恨后,发觉清兵已对少林寺展开偷袭行动,决意为少林寺赴汤蹈火。 
  • 关注公众号观影不迷路

  •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立即播放 豆瓣资源

选择来源

  • 豆瓣资源
1.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563次评分
1.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563次评分
给影片打分《少林寺 1976》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我也要给影片打分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首页电影动作片少林寺 1976

播放列表

 当前资源来源豆瓣资源 -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
 倒序

剧情简介

清朝初年,朝廷有令民间不得习武,少林寺方丈深知这是清廷视武学发源地的少林寺为肉中刺欲除掉的结果,预感少林寺迟早会遭大劫,决定广收俗家弟子予以栽培,将少林绝学遍布民间,以期造成“野草烧不尽”之势。消息一号,渴望习武的血性男儿纷纷响应,其中以方世玉(傅声)、胡惠干(戚冠军)、洪熙官(韦弘)等人求武之心最诚,终入少林寺大门,与他们一同入寺的,还有胡德帝(姜大卫)、蔡德忠(狄龙)等反清义士。众人虽为大义而来,各人心里却有不同的小九九,并逐渐归入不同派别。而最终成为正义一方的方世玉与胡德帝等人以少林绝学了却了自己的仇恨后,发觉清兵已对少林寺展开偷袭行动,决意为少林寺赴汤蹈火。 

独家影评

1976年张彻与午马联合执导的《少林寺》,以清朝初年朝廷禁武的特殊历史时期为背景,通过扎实的武侠叙事与极具张力的动作设计,为观众呈现了一段关于武学传承与家国情怀的热血传奇。影片开篇便以“清廷禁武”的高压政策奠定基调,少林寺作为武林圣地被迫解散僧众,却暗中广收俗家弟子延续武学火种——这一设定既符合历史逻辑,又为后续方世玉等人物的登场埋下伏笔。导演张彻延续其标志性的暴力美学风格,在武打场面中融入洪拳与蔡礼佛打法,动作招式刚猛利落,尤其是结尾护寺血战的长镜头调度,将传统武术的实战性与观赏性推向极致。

傅声饰演的方世玉打破了以往武侠片中“完美英雄”的刻板印象。他带着复仇的执念进入少林,却在习武过程中逐渐领悟“武德”的真谛。傅声用略带稚气的眼神和倔强的肢体语言,精准诠释了角色从莽撞到成熟的转变,尤其是面对清廷围剿时,他手持棍棒立于山门的孤勇姿态,既有少年意气的锋芒,又透着守护师门的担当。戚冠军饰演的反派角色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其阴鸷的笑容与狠辣的出手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出正邪对抗的戏剧张力。

影片的叙事结构采用经典的“三幕式”推进:前半段以轻松诙谐的学艺场景铺陈人物关系,如弟子们偷练功夫时的滑稽桥段,既缓解了历史背景的沉重感,又展现了少林武学的趣味性;中段则通过叛徒出卖、清廷突袭等情节急转直下,节奏紧凑如箭在弦;最终的护寺大战堪称全片高潮,导演用快速剪辑与特写镜头捕捉每一个武打动作者的肌肉线条与汗水,将“以武证道”的主题具象化为视觉冲击。这种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让观众在热血沸腾之余,亦能感受武侠世界的人情冷暖。

相较于单纯强调“复仇”或“争霸”的传统武侠片,《少林寺》更注重对“武学精神”的探讨。当清廷试图以武力摧毁少林时,方丈那句“武学之魂不在拳脚,而在人心”的台词,点明了影片的核心主题——真正的武术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技艺,更是守护正义的信念载体。这种将个人成长与门派存亡、历史洪流相结合的表达,让《少林寺》超越了一般功夫片的娱乐属性,成为一部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价值的佳作。

为你推荐

 换一换

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