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金色索玛花》作为一部聚焦脱贫攻坚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以其真挚的情感表达和扎实的叙事功底,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彝族山区脱贫致富的生动画卷。这部剧没有采用宏大的叙事框架,而是通过驻村第一书记万月的视角,将扶贫工作的艰辛与希望融入每一个具体的故事细节中。万月从一名城市医生转变为天地村第一书记,她的成长轨迹不仅是个人的蜕变,更象征着国家扶贫政策在基层的落地生根。剧中,万月面对高海拔山村的恶劣自然条件、村民的传统观念束缚以及产业转型的重重困难,始终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推动着改变,这种“接地气”的刻画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扶贫工作者的付出与坚守。
在角色塑造上,《金色索玛花》摒弃了脸谱化的表演模式,而是赋予每个人物鲜明的个性与深度。徐百慧饰演的万月既有理想主义者的热忱,又具备务实者的冷静,她在处理村民矛盾、引进新产业时的种种抉择,展现出扶贫干部的智慧与担当。而尹铸胜饰演的陈仪作为当地干部,其对乡土的深厚情感与对发展的迫切渴望,则形成了与万月既竞争又互补的关系,两人的对手戏充满张力。此外,剧中彝族群众的形象也极具感染力,他们从最初的疑虑到逐渐参与再到主动创新,这一转变过程被演绎得自然可信,尤其是围绕“索玛花”象征意义展开的情节,既呼应了民族文化特色,又隐喻了脱贫攻坚带来的生机。
导演欧阳奋强在叙事结构上采用了多线并进的方式,一方面以时间轴串联起扶贫工作的关键节点,如易地搬迁、教育普及、产业孵化等;另一方面通过家庭伦理、代际冲突等副线丰富故事的层次感。例如,剧中某户村民因传统观念拒绝让孩子上学的情节,不仅凸显了扶贫先扶智的主题,还揭示了代际观念碰撞下的情感张力。这种将宏观政策与微观个体命运紧密结合的手法,使得剧集既有时代厚度,又不失人文温度。
主题表达方面,《金色索玛花》最动人之处在于它并未将“脱贫”简化为经济指标的提升,而是深入探讨了文化认同与精神重塑的过程。剧中反复出现的“索玛花”既是彝族文化的象征,也是新时代希望的图腾。当村民们从依赖救济转向自主创业,从封闭守旧走向开放合作时,剧作实际上在传递一种更深刻的理念:真正的乡村振兴,离不开对本土文化的珍视与现代化发展的融合。结尾处,天地村依托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的设定,既符合现实逻辑,又暗含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哲学思考,为整部剧画下了富有诗意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