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伍迪·艾伦用他标志性的讽刺笔触,在《名人百态》中构建了一座浮华与荒诞交织的好莱坞名利场。这部1998年上映的黑白影像作品,以记者亨利的视角为棱镜,折射出名人阶层光鲜表象下的虚伪与空虚。影片开场便将观众抛入一场充斥着香槟与镁光灯的派对,亨利在其中如一条溯流而上的鱼,试图用奉承与妥协换取通往上流社会的门票——这种近乎谄媚的姿态,在肯尼思·布拉纳略带夸张的表演中显得既滑稽又令人心酸。
朱迪·戴维斯饰演的过气女星堪称全片最具穿透力的角色。她在私人飞机上对着镜头反复调整坐姿的细节,将过气明星对存在感的病态渴求刻画得淋漓尽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的年轻偶像则展现了另一种典型:成名后的膨胀与迷茫并存,他在游艇上对着一群逢迎者高谈阔论的样子,像极了被吹胀却随时可能爆裂的气球。这些角色如同拼图碎片,最终汇聚成一幅完整的名人精神图谱。
叙事结构上,伍迪·艾伦摒弃了传统线性叙事,采用类似“人间观察日志”的碎片化方式推进剧情。这种手法起初让人感到凌乱,但随着不同人物故事线的交错嵌套,逐渐显露出精心设计的隐喻网络:每个场景都是名利场生态链的一个切面,每段对话都暗含对媒体工业的批判。尤其当亨利最终失去一切时,导演用冷峻的镜头语言告诉我们——在这场游戏中,没有真正的赢家。
二十多年后再审视这部作品,其预见性愈发惊人。那些关于流量泡沫、人设崩塌的描写,竟与当下社交媒体时代的娱乐产业惊人地契合。或许这就是经典喜剧的力量:它不仅能戳破一个时代的虚荣幻象,更能让观众在笑声中窥见永恒的人性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