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看完《狗剩快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被这部带着泥土气息的抗战喜剧深深吸引。起初听到这个接地气的剧名时,差点因为刻板印象错过它,没想到点开后却像发现了宝藏般停不下来。蒋龙饰演的狗剩着实让人惊喜,他把一个从小被弃养、在少林寺长大的草根青年演得活灵活现。无论是替傻子兄弟王毛当兵时的憨直,还是面对心上人杏儿时那种局促又炽热的眼神,都让人感受到小人物的真实与鲜活。尤其是他为了实现“建瓦房娶杏儿”的朴素愿望,阴差阳错走上战场的过程,既荒诞又令人心疼。
这部剧最妙的地方在于用喜剧外壳包裹着深沉的家国情怀。导演王新军大胆采用喜剧演员班底,反而碰撞出独特的化学反应。史策、宋木子等一众年轻演员带着东北喜剧特有的松弛感,把归德县乡亲们的日常演绎得妙趣横生。而刘佩琦、尤勇智这些老戏骨的加入,又给剧集注入了厚重的质感。当看到狗剩从只想攒钱回家的“逃兵”,逐渐蜕变为保家卫国的战士时,那种成长弧光显得格外动人。
叙事结构上,剧集巧妙地以狗剩三次参军为主线,串联起抗日战争背景下的小城风云。虽然有些情节略显拖沓,但正是这种看似松散的节奏,反而更贴近真实历史中小人物的境遇。剧中没有刻意拔高的英雄形象,有的只是会害怕、会犹豫的普通人,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的抉择才更显珍贵。特别是结局处狗剩为保护心爱之人和战友牺牲的场景,让此前所有插科打诨的喜剧铺垫都有了落脚点,形成强烈的悲剧冲击力。
作为改编自电影《我不是王毛》的电视剧,创作者保留了原作的黑色幽默基因,又在篇幅拓展中丰富了配角群像。杨三从仗势欺人的所长秘书到觉醒反抗的转变,桃儿默默守护爱人的深情,都在细微处见真章。当这些小人物的命运最终汇入抗日救亡的时代浪潮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史诗,更是那个动荡年代中国青年的成长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