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当灯光亮起,德云社高峰与栾云平携手踏上上海北外滩友邦大剧院的舞台时,台下此起彼伏的笑声与掌声便未曾停歇。这场名为“四海福临2025”的相声专场,不仅是一场语言艺术的盛宴,更像是一次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生动注脚。高峰和栾云平的表演,既有老派相声的沉稳底蕴,又不乏与时俱进的鲜活表达,让在场观众在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沉浸在纯粹的欢乐之中。
整场演出的结构安排颇具巧思。开场由李九重、李九江带来的《卖估衣》迅速热场,两位演员默契十足,一段传统叫卖段子被演绎得活灵活现,为整晚演出定下欢快基调。而作为核心组合的高栾二人,则先后献上《报菜名》《空城计》《论捧逗》三段经典作品。不同于以往单一的表演形式,这次他们在叙事节奏上做了大胆尝试:高峰以快节奏贯口引爆全场,栾云平则用精准的捧哏稳住阵脚,两人一急一缓、一放一收,将相声“说学逗唱”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论捧逗》这段作品。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角色扮演或段子堆砌,而是通过巧妙的情景设计,展现了一段师徒之间的情感纠葛。高峰饰演的老师傅严肃中带着幽默,一句“你这孩子怎么不按词来”引发哄堂大笑;栾云平则将徒弟的机灵与倔强拿捏得恰到好处,两人你来我往的对话看似即兴,实则每一句都暗含精心设计的节奏点。这种松弛有度的表演方式,既保留了相声的传统精髓,又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
整晚最打动人心的,并非某个具体的包袱或桥段,而是整个团队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创新。无论是张鹤君、王磊《拴娃娃》里的传统戏法重现,还是陈九福、张霄霆《童年歌谣》唤起的集体记忆,都在无形中构建起一种文化认同感。当高峰最后一段《平行世界》压轴登场时,那些关于时间交错、身份互换的荒诞设定,竟与传统相声的“误会法”不谋而合——原来古老的智慧从未过时,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生长。
走出剧场时,夜风拂面,耳边仍回荡着观众们的欢声笑语。这场演出最珍贵之处或许在于:它没有刻意追求宏大叙事,而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艺术,让人们暂时忘却现实的疲惫,回归到最简单的快乐之中。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德云社依然坚守着那份“让观众发自内心笑出来”的初心,而这也正是他们能够长盛不衰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