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韩剧《螳螂》以“替天行道”的暗黑叙事为核心,通过连环杀手与刑警的特殊母子关系,构建了一部充满暴力美学与伦理困境的作品。剧中,高贤廷饰演的郑以信堪称近年韩剧最具颠覆性的反派形象:她既是手段残忍的“雌螳螂”,专挑性犯罪者、家暴者下手,又以近乎宗教殉道者的姿态践行自己的正义准则。高贤廷素颜出镜,用细微的眼神震颤与语调起伏,将角色的优雅与癫狂融为一体,尤其是监狱中与儿子对视的镜头,平静表象下涌动着扭曲的占有欲与愧疚感,令人不寒而栗。
张东润饰演的车秀烈作为背负母亲罪行的刑警,其内心撕裂被处理得极具层次感。他既要对抗社会对“杀人犯之子”的偏见,又不得不与母亲合作追查模仿犯。这种矛盾在动作戏中得到具象化呈现——格斗场景里紧绷的肌肉线条与充血的眼球,暗示着他长期压抑的愤怒与恐惧。导演边永姝刻意采用冷暖色调交替的视觉语言,将血腥凶案现场与母子回忆中的暖橘色光影并置,形成强烈的道德拷问。
叙事结构上,该剧以双线并行的方式推进,一条是现代悬案的侦破过程,另一条则通过闪回揭示二十年前的悲剧真相。尽管部分观众认为案件逻辑存在漏洞,但编剧巧妙地将核心悬念维持到最后一刻:当模仿犯真正现身时,观众才惊觉所有线索早已埋藏在母子对话的潜台词中。尤其第6集身份反转的设计,既呼应了“螳螂交配后吞噬伴侣”的生物学隐喻,又将伦理困境推向高潮——凶手究竟是恶魔的复制品,还是体制漏洞催生的必然产物?
这部剧的真正魅力在于拒绝非黑即白的价值判断。郑以信猎杀恶人的行为虽具反社会性质,却意外获得部分民众的隐秘崇拜;车秀烈坚守的程序正义,在血淋淋的私刑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这种模糊的道德边界,使得每个镜头都充满张力。或许正如剧中那句台词:“法律是螳螂背后的蝉蜕,而我们永远是他人故事里的黄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