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牌坊下的女人》以民国初年的青河镇为背景,将封建礼教与人性挣扎的冲突演绎得淋漓尽致。这部剧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用一座贞节牌坊串联起佟、季两家几代人的命运纠葛,让观众在感受时代压抑的同时,也被角色们对自由与爱情的渴望所打动。
剧中邓萃雯饰演的季家主母和马雅舒扮演的佟家媳妇,堪称近年来荧屏上最具张力的女性角色。她们一个是守着“贞节牌坊”虚度青春的寡妇,一个是被封建家族束缚的深宅妇人,两人的对手戏充满了暗流涌动的情绪碰撞。尤其当佟善群为争面子强迫家中女性立誓守节时,那种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感几乎要穿透屏幕。演员们用细腻的肢体语言和眼神传递出角色内心的挣扎,比如季海青母亲表面风光接受牌坊,实则内心痛苦不堪的细节刻画,让人不寒而栗。
叙事结构上,编剧巧妙地通过“争牌坊”这一事件,揭开了两个家族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链。从季家获得第一座贞节牌坊引发的嫉妒,到佟家内部姨太太们为争夺子嗣继承权的明争暗斗,每条线索都指向同一个核心——被异化的人性如何在礼教枷锁下扭曲变形。特别是徐凤琴唆使老爷羞辱季家的情节,既展现了小人物的卑劣,也暗示了封建制度如何腐蚀人心。
最令人深思的是全剧始终贯穿的矛盾:牌坊既是荣耀的象征,也是吃人的陷阱。当佟善群对着新建的牌坊焚香祭拜时,镜头特意给了牌位特写,那些冰冷的楷体字仿佛在嘲笑世人对虚名的执着。而几位女性角色最终选择打破桎梏的过程,虽然带着悲剧色彩,却让整部剧在压抑中透出希望的光芒。这种对传统伦理的反思,或许正是该剧能引发观众共鸣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