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山花烂漫时》这部剧作以质朴而深邃的笔触,将张桂梅校长扎根贫困山区、创办全免费女子高中的感人故事搬上荧屏。宋佳的表演堪称全剧的灵魂,她没有刻意模仿张桂梅校长外在的瘦弱与病痛,而是通过眼神的坚毅、动作的执着,以及面对困难时近乎“倔强”的坚持,精准捕捉到了人物精神内核。尤其在动员失学女孩返校的戏份中,她既展现出教育者的威严,又流露出母亲般的温柔,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一位基层教育工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责任。
叙事结构上,该剧摒弃了传统主旋律作品线性铺陈的模式,采用多线并进的方式,将张桂梅的教育事业与女高学生们的成长轨迹紧密交织。剧中既有张桂梅为筹集资金四处奔走的艰辛,也有女孩们从胆怯到自信的转变;既有师生间相濡以沫的温情瞬间,也有面对世俗偏见时的激烈冲突。这种双线叙事不仅增强了故事的层次感,更凸显了教育改变命运的主题——当镜头扫过女高毕业生成为教师、医生的画面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个体的逆袭,更是整个山区女性群体命运的改写。
值得一提的是,《山花烂漫时》在细节刻画上的用心。例如,张桂梅反复擦拭的校徽、学生们用粉笔在黑板写下的“我生来就是高山”,这些意象化的场景无需台词便传递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导演费振翔擅长用自然光效和粗粝的影像质感还原大山环境的真实,而聂远、曹曦文等配角的精准演绎,则构建出一个鲜活的基层群像图谱。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作品,该剧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超越了“苦难叙事”的窠臼。剧中不回避教育资源匮乏、重男轻女思想等现实问题,但更着重表现的是人在困境中的选择:张桂梅带着老师们重温入党誓词时的热泪,女高学生凌晨五点举着课本晨读的身影,这些场景共同构成了一首关于信念与希望的赞歌。正如豆瓣评分高达9.4所印证的那样,观众被打动的不仅是故事本身,更是那份跨越屏幕的精神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