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看完1971年香港邵氏出品的武侠片《凤飞飞》,顿觉江湖恩仇与女性觉醒的主题在刀光剑影中交织出独特韵味。何莉莉饰演的女主角以飒爽身姿撑起全片,她既是为姐复仇的孤女,又是在情义两难中挣扎的未婚妻,双重身份带来的戏剧张力贯穿始终。当发现凶手竟是枕边人金连白时,镜头特写中她颤抖的剑尖与泛红的眼眶,将侠女的刚毅与女子的柔肠百转刻画得入木三分。
导演高宝树在叙事结构上大胆采用“戏中戏”手法,开篇便以悬疑氛围勾住观众——凤飞飞女扮男装混入敌营的段落,通过快速剪辑与俯拍视角,既展现武林纷争的波谲云诡,又暗喻女性在男性江湖中的生存困境。而萧豹、梁霸与金夫人结成的反派联盟,则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权力博弈下的人性异变:林静饰演的金夫人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她华服上的金线刺绣与眼底寒光相映,将蛇蝎美人的危险性演绎得层次分明。
作为邵氏武侠的典型代表,影片武打设计延续了张彻式的暴力美学,但特别赋予女性角色更多心理刻画。凤飞飞与父母合力诛杀恶贼的终局戏,慢动作中飞溅的血珠与断裂的发带,将复仇的宣泄感推向高潮,这种用视觉符号强化情感表达的手法,在当时堪称先锋。豆瓣6.8的评分或许源于部分观众对传统线性叙事的偏爱,但不可否认,该片通过身份错位构建的性别寓言,至今仍散发着现代性光芒。
当片尾字幕在古琴残韵中升起,忽然意识到所谓“侠之大者”,未必需要宏大宣言。凤飞飞抹去胭脂继续闯荡江湖的背影,恰是对自由意志最好的注脚。那些被刻意保留的舞台剧式夸张表演,反而成为打开时代语境的密钥——在程式化的动作套路里,藏着创作者对突破类型桎梏的隐秘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