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当屏幕里传来熟悉的口号声,《奔跑吧兄弟2》的序幕缓缓拉开时,我下意识调整了个更舒服的姿势——毕竟这档综艺曾用无数个周五夜晚承包过我的笑点。但这一季首播刚看完,愤怒倒说不上,更多是一种“这还是我认识的跑男吗”的恍惚感。记得第一季录制时,制作组会蹲在道具箱后面和嘉宾斗智,镜头里连邓超被弹射椅掀翻时的慌乱表情都带着真实感;可如今开场十分钟的游戏环节,脚本痕迹重得像提前写好的剧本,连“意外”都透着股刻意劲儿。
第二期节目组试图用“音乐特辑”挽尊,结果反而暴露了更大的问题。当看到李晨和陈赫在指压板上跳魔性舞蹈时,我差点以为回到了三年前的老套路。不是说游戏本身有多糟糕,而是这种“换汤不换药”的设计,把原本该有的紧张感稀释得一干二净。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卧底设定,Angelababy前一秒还在认真分析线索,后脚就被拍到对着镜头比剪刀手,这种割裂感简直比指压板还刺激观众神经。倒是郑恺偷袭成功后那个得意的小眼神,依稀找回些当年“小猎豹”的影子。
不过要说本季最大的败笔,还得数强行植入的社会议题。联合国演讲那期确实下了血本,七位成员站在国际舞台上,即便英语发音带着明显瑕疵,那份敢于突破舒适区的勇气也足够动人。可惜这种高光时刻转瞬即逝,更多时候节目在娱乐与说教间摇摆不定,就像王祖蓝既想搞笑又要认真完成任务的矛盾表现,最终两头都没讨好。
其实观众从来不排斥正能量,只是讨厌被说教的方式。与其让大黑牛在撕名牌环节突然开始讲人生哲理,不如多设计些像雨神萧敬腾登场时那种自然迸发的火花。毕竟我们追综艺,不就是想看群真实的人在游戏里露出真性情么?现在倒好,每个人都端着人设不肯松手,连输赢都像是按台本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