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正月初五迎财神》这部短剧如同一盅温火熬煮的腊八粥,初尝时只觉清甜,细品后方悟出其中滋味。开篇便以市井烟火气勾住观众——主角小李在小镇街角经营着一家不起眼的杂货铺,平日里总是一副懒洋洋的模样,可当正月初五的晨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时,他那双原本无神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只因镇上老人口中那个“诚心迎财神便能得好运”的传说。
剧中演员的表演恰似老灶台上煨着的陶罐,不动声色间已将角色的灵魂炖煮入味。男主角从半信半疑到全心投入的转变,被演员用几个细微的表情变化诠释得淋漓尽致:先是嘴角挂着一丝不屑的笑,眉头微蹙,眼神中满是怀疑;而后在目睹邻居们因迎财神而洋溢的幸福笑容时,他的眉头渐渐舒展,眼神中闪过一丝触动;最后当孩子们围着他嬉笑打闹,送上亲手制作的简易财神像时,他的脸上绽放出由衷的笑容,眼角的纹路里都藏着暖意,那是一种被温暖与真诚填满的满足。没有夸张的肢体语言,却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波澜起伏。
叙事结构宛如江南水巷的石桥,看似随意铺设,实则暗藏巧思。导演用62集的短剧篇幅,将传统民俗与现代生活编织成一幅流动的画卷。前几集着重铺垫小镇的热闹景象:商贩们支起红帐篷,孩童举着糖葫芦奔跑嬉戏,老人们坐在门槛上晒太阳闲谈,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随着剧情推进,现代元素悄然融入:年轻人通过直播分享迎财神的趣事,外地游子借助视频通话向家人表达思念与祝福,科技与传统习俗碰撞出别样的火花,既保留了古老的仪式感,又增添了贴近生活的亲切感。
最动人的是作品对“财富”的重新解读。当小李熬夜扎完三十个财神纸鸢分给街坊,当独居老人把珍藏的银元塞进他手心说“这是财神借你的本钱”,镜头里升腾的不仅是鞭炮碎屑,更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温情。那些说它“反套路”的观众或许没看懂,这哪里是在讲发财梦,分明是用喜剧外衣裹着世间最珍贵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