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高能玩家》作为一档主打心理行为实验的综艺,以“策略博弈”为切口,试图通过游戏竞技观察当代年轻人的社会生存法则。节目邀请了华少、Dr.魏等组成“高能事务所”,并召集律师、中医、电竞大神等18位背景迥异的年轻人参与挑战。然而实际呈现效果却与初衷存在落差:部分观众指出其游戏设计深度不足,虽标榜考验智力、创造力等多维能力,但实际环节设置被批评为“小儿科”,缺乏真正的烧脑逻辑。
嘉宾表现成为争议焦点。素人选手中,CEO朗东哲因外形优势和第三期展现的策略能力引发关注,而学霸张慧贤则因剪辑呈现的负面形象招致反感。节目组对人物塑造的失控暴露无遗——既想突出专业性,又陷入刻意制造冲突的窠臼。更令人遗憾的是叙事结构的断裂:首期用大量篇幅铺垫团队分配机制,狼人杀式的推理曾让人期待,但随着赛程仓促收尾(仅三期便“尝鲜季”收官),前期埋下的伏笔全部落空,被观众嘲讽为“史上最短综艺”。
这档综艺的困境折射出国产原创力的深层焦虑。尽管设定上强调本土化创新,但无论是游戏模式还是视觉设计,都被质疑抄袭韩综《The Genius》,制作方拒不承认的态度进一步损害了口碑。当一档本该聚焦理性博弈的节目,最终只剩混乱剪辑与话题炒作时,所谓的“高能”反而成了反讽。它或许验证了某些行业现状:在急功近利的创作环境下,连一场完整的智力狂欢都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