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当聚光灯亮起,锣鼓声穿透剧场穹顶,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盛宴在“海内外京剧十大名票折子戏专场”中徐徐展开。这场由“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组委会精心打造的演出,以综艺形式将传统戏曲的筋骨与当代舞台的灵动完美融合,让观众在方寸之间触摸到京剧艺术传承百年的炽热脉搏。
开场的《龙凤呈祥》选段便掀起高潮。舞台上,演员水袖翻飞如云,指尖流转的不仅是程式化的肢体语言,更是海外游子对故土文化的眷恋。一位来自温哥华的票友将老生唱腔演绎得苍劲浑厚,当“甘露寺”一段西皮流水板响起时,丝弦裹挟着跨越太平洋的乡音,令现场侨胞悄然拭泪。而《望江亭》的谭派传人则用抑扬顿挫的念白,将古典女性的聪慧机敏刻画得入木三分,台步移动间,裙裾扫过的不仅是舞台,更拂动了千年文化长河中的璀璨浪花。
作为综艺节目的创新尝试,导演组巧妙运用多维空间叙事:当《空城计》的琴声在虚拟城墙上回荡,背景大屏同步投射出动态水墨;《乌龙院》的喜剧桥段则通过灯光变幻,将角色心理博弈具象化为明暗交错的视觉符号。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非但未消解戏曲本体魅力,反而为传统程式注入了现代审美意趣,让观众在蒙太奇式的转场中,感受到京剧艺术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整场演出最动人的莫过于台上台下共振的文化认同。无论是专业评审点头时眼角的细纹,还是年轻观众举着手机记录精彩瞬间的专注神情,都印证着“文化惠民”理念的成功实践。当全体票友合唱《祖国颂》的经典唱段时,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演唱者用同一种韵律完成跨时空对话,此刻的舞台早已超越普通综艺的娱乐属性,升华为全球华人精神原乡的集体朝圣。
散场后走出剧院,耳畔仍萦绕着京胡的悠长尾韵。这场演出不仅展现了票友群体对国粹的赤诚热爱,更以综艺为媒介搭建起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桥梁。那些在氍毹上绽放的绝美瞬间,终将在每个见证者心中埋下文化的种子,静待某日破土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