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作为一部聚焦非血缘家庭情感联结的青春成长剧,通过贺子秋这一角色的成长轨迹,展现了重组家庭中个体治愈与蜕变的深层命题。剧中,贺子秋从小便承受着原生家庭的破碎与漂泊之苦——他出生后便未曾见过生父,母亲在生活的重压下无力抚养他,导致他在被李海潮领养前辗转于多个寄养环境,形成了敏感、隐忍却又极度渴望爱的性格特质。这种设定为角色的成长弧光奠定了极具张力的基础。
张新成对贺子秋的诠释堪称全剧亮点。他精准捕捉到角色外柔内刚的反差感:表面是随和温柔的甜品师,用酷酷的姿态掩饰内心的脆弱;骨子里却坚守着“认定的人必守护到底”的信念,无论是对妹妹李尖尖的默默付出,还是面对亲情与血缘的撕裂时展现的倔强,都令人动容。尤其是剧中多场无声的哭戏——比如深夜独自咀嚼被抛弃的伤痛,或是压抑多年后对“家人”袒露心声的颤抖——演员通过微表情传递出角色复杂的心理层次,让人物摆脱了传统国产剧中“完美二哥”的扁平标签。
叙事结构上,剧集采用双线交织手法,一条线索铺陈贺子秋童年时期的不安与防御机制建立,另一条则聚焦成年后他与原生母亲重逢引发的情感震荡。这种时空交错不仅强化了戏剧冲突,更凸显了“家”作为精神锚点的核心主题。当贺子秋最终放下对过往创伤的执念,选择以“家人之名”重新接纳世界时,剧作完成了对“治愈”最动人的注解。
相较于同类题材,《以家人之名》的突破在于没有将矛盾简化为善恶对立。贺子秋的母亲虽因现实放弃抚养,却在多年后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儿子的人生;而李家父子给予的无条件包容,也并非刻意煽情的救赎。正是这种真实细腻的笔触,让观众在泪目之余,更深刻地理解了“家人”二字超越血缘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