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夜阑人未静 1956

夜阑人未静 1956

影片信息

  • 关注公众号观影不迷路

  •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立即播放 豆瓣资源

选择来源

  • 豆瓣资源
7.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662次评分
7.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662次评分
给影片打分《夜阑人未静 1956》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我也要给影片打分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首页电影剧情片夜阑人未静 1956

播放列表

 当前资源来源豆瓣资源 -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
 倒序

剧情简介

媒体巨头阿莫斯·凯恩去世后,权力斗争随之而来。他的公司被移交给他唯一的继承人,他那浮华的儿子沃尔特。沃尔特决定不亲自经营公司,而是让三个部门的负责人争夺控制权。他们的任务是独家报道一名在纽约恐吓妇女的连环杀手。凯恩组织的报纸称他为“口红杀手”。如果一个足智多谋的人能在警方之前认出他,沃尔特·凯恩就会授予他执行董事的头衔。三人之一,报纸编辑约翰·戴·格里菲斯,与知名记者爱德华·莫布利是盟友,后者也在凯恩的电视网络上做报道。通讯社负责人马克·洛文招募明星作家米尔德丽德·唐纳作为他的耳目,而第三位争夺最高职位的候选人哈里·克里泽与沃尔特·凯恩的妻子多萝西有一段秘密恋情……

独家影评

1956年上映的《夜阑人未静》如同一杯醇厚的黑咖啡,在冷峻的叙事中透出人性的复杂余味。弗里茨·朗执导的这部犯罪片,没有刻意渲染暴力或悬疑,反而以克制的镜头语言和群像式刻画,将观众拉入一场关于权力、欲望与道德挣扎的深潭。

影片围绕媒体巨头去世后的权力真空展开,继承人沃尔特将公司控制权转化为一场猎杀连环杀手的赌局。这种设定本身便带有黑色幽默的意味——商业竞争与犯罪追凶被捆绑成同一链条,资本家的冷酷与凶手的残忍形成镜像般的呼应。三位部门主管的明争暗斗,与其说是职场博弈,不如说是对人性底线的集体试探。导演用大量夜间场景构建起压抑的氛围,霓虹灯下的雨巷、空荡的办公室、闪烁的电脑屏幕(尽管1956年尚未普及),这些视觉元素共同编织出一张无形的网,将角色困在道德与利益的夹缝中。

演员的表演呈现出微妙的层次感。达纳·安德鲁斯饰演的广告经理带着知识分子式的脆弱,他在追逐真相过程中逐渐暴露的私欲,比直白的反派更具说服力。朗达·弗莱明扮演的女记者则打破了当时女性角色常见的花瓶属性,她的敏锐与果敢成为推动剧情的关键力量。而乔治·桑德斯出演的公关主管,将虚伪与焦虑糅合得恰到好处,每个眼神闪躲都在暗示角色内心的崩塌前兆。

作为类型片的典范,影片严格遵循了犯罪片的叙事范式:固定空间中的限时追捕、多线并行的悬念铺设、真相比表面更残酷的反转。但弗里茨·朗并未止步于程式化表达,他通过反复出现的时钟特写与阴影构图,将外在的犯罪悬疑内化为角色的精神困境。当最终真相揭晓时,观众会发现所谓“正义”不过是一场资本游戏的副产品。

这部电影最动人的力量,在于它让罪恶与良知在黑夜中彼此吞噬。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人物,恰似城市里未眠的灯火,既照亮着生存的渴望,也映照出灵魂深处的褶皱。半个世纪过去,当我们重新审视这部作品,依然能感受到那种穿透时代的锋利——它不是简单的罪案记录,而是一面照见人性深渊的镜子。

为你推荐

 换一换

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