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力同学》以校园为背景,却跳出了青春片的常规框架,用一场看似荒诞的“超能力”设定,包裹着对人性与成长的细腻观察。观影过程中,最直观的感受是角色塑造的真实感——主角林小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天选之子”,他的瞬间移动能力最初只是用来逃避晨跑、抄作业,甚至偷偷修改考试分数,这种带着市井气的小聪明反而让人物更接地气。直到一次意外中,他用能力救下坠楼的同学,镜头扫过他颤抖的双手和泛红的眼眶,观众才突然意识到:所谓超能力,不过是放大内心欲望的镜子。
演员的表演为这份真实感加分不少。饰演林小满的新人文宇将青春期少年的矛盾演绎得极具层次感:面对暗恋的女生时,他会因紧张而结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校服衣角;使用超能力后,又总在深夜对着镜子练习“如何表现得自然”,那种想藏却又藏不住的笨拙,像极了每个人记忆中的高中时代。配角群像同样鲜活,比如总被欺负的书呆子陈默,后期发现自己拥有读心术时,从惊恐到试图用能力反击的转变,眼神里那股子狠劲与脆弱交织的状态,让人忍不住共情。
叙事结构上,影片采用了双线并行的方式。一条是明面上的“超能力觉醒”,另一条则是暗线铺陈的“原生家庭影响”——林小满的父母常年争吵,母亲总说“你要是有出息就好了”;陈默的父亲酗酒,对他非打即骂。当两人的能力逐渐失控,一个开始滥用权力满足私欲,另一个则陷入自我怀疑的深渊,两条线的碰撞最终指向同一个命题:真正的力量从来不是天赋异禀,而是直面内心的脆弱。
最触动我的是结尾的处理。没有俗套的“拯救世界”戏码,林小满选择主动放弃能力,在毕业典礼上对着台下说:“我以前以为有了超能力就能改变一切,后来才明白,能改变自己就已经很了不起。”镜头慢慢拉远,阳光透过礼堂的窗户洒在他平凡的校服上,那些曾经闪烁着奇异光芒的眼睛,此刻只剩下属于少年人的清澈。这或许就是《超能力同学》最动人的地方——它让我们看到,每个普通人的青春里,都藏着不输超能力的勇敢与成长。